首页 亚洲城唯一手机版_欧洲杯冠亚军投注-千万大奖等你 乡镇动态
驼腰子镇:树发展意识,创“金色惠民”先锋,夺乡村产业振兴新旗帜
近年来,驼腰子镇创新“五树五创五夺旗”党建载体为引领,立足自身资源优势,推动党建工作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、相互促进,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、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、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,着重提升特色产业优势,提高自主“造血”功能,探索出了一条富民增收的乡村振兴新路径,为努力实现“产业兴旺、生态宜居、乡风文明、治理有效、生活富裕”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而不懈奋斗。
近年来,驼腰子镇将产业振兴作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突破口和主攻方向,依托特色资源,用好比较优势,既“谋划了路子”,又“找准了位子”,大力推进乡村产业项目发展,取得了积极成效。
一是注重因地制宜,做好“特”字文章,不断激发乡村振兴新动能。抓特色、兴产业,农业发展才能走得更稳。驼腰子镇隶属半山区,发展传统种植业优势不明显,当地村干部和村民转变发展思路,积极调整产业结构,根据地域自然资源优势,发展紫苏、沙棘特色种植业。驼腰子镇每年紫苏种植面积已经达到1.8万亩左右,全镇可产1800吨。同时,新合村党支部采取“合作社+农户”的发展模式,鼓励农民流转土地共75亩到合作社进行集中种植紫苏,大大提高了村民的种植积极性;驼腰子镇沙棘种植发展至今面积已达3500余亩,带动沙棘育苗200余亩,成立沙棘专业合作社2个,村办企业1个,一个具有国家紫苏地理标志和乡土特色的“小”产业,驶入了产业发展的快车道,为驼腰子镇乡村振兴发展赋予了新动能。
二是注重提质增效,做好“精”字文章,不断延伸产业项目新链条。驼腰子镇坚持“学”上用心、“实”上用功、“做”上用劲,进一步发挥党建引领作用,外出招商、创新思路,让产业项目发展做在前端、落在细处、干出成效。驼腰子镇党委统筹中国移动帮扶资金,在上桦村成立沙棘烘干厂,将农户的冻果进行订购回收,打通了沙棘“采果-收购-初加工-销售”一体化产业链条,将沙棘林的“生态效益”最大化地转化为“经济效益”,探索出了一条乡村振兴产业振兴发展新路子;由新合村村集体经济出资建成的“金旮旯”小米加工厂,采取了“自产+自加工”的生产模式,买入驼腰子镇各村小米进行加工并售卖,延伸小米种植产业链,提高小米附加值,年可加工小米200余吨,年收入6万元,有效解决了资金、技术、销售难题,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示范带动作用。
三是注重因势而为,做好“新”字文章,不断拓宽增收致富新路子。“群众富不富,关键在支部”。金山村党支部以建设“一场一田”(即养牛场、黏玉米生态试验田)为产业发展布局,探索出一条“田养畜、畜肥田、一地双收”的种养循环产业发展新路径;西合村采取“果蔬园+脱贫户+帮扶干部”联合体,打造西合村果蔬园一体化经营模式,村集体牵头整合西合村内闲置土地资源,实行集约化经营,统一规划出20亩果蔬园,划分出200块小菜园,每块菜园面积100平方米,采取农户自销、干部帮销、集体代销等方式拓宽销路,实现户均增收1000元以上;金缸村利用房前屋后因地制宜发展小菜园、小果园、小树园,增加村民收入的同时,形成独具特色的“菜园风景”,逐步把“闲置地”变成村里的“靓化点”和群众致富的“增收点”,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。
兴一个产业,活一片经济,富一方群众。驼腰子镇将继续精心谋划,科学布局,调整产业结构,持续把推进产业振兴作为补短板、强弱项的重要抓手,做强基础产业、做优特色产业,不断强化产业辐射带动能力,促进群众持续增收致富,带领村民阔步走在乡村振兴大道上。